- 隋崴;李树有;宓影;
研究了双变量泊松分布的参数估计问题,运用newton迭代法给出了一种新的3个未知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计算方法,并求其矩估计作为初值计算。最后,根据文献中给出的122个调度员样本在2个连续时间内所遭受事故的数据集,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运算,给出计算结果。
2019年01期 v.39;No.185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杰;孙丽颖;
将含SVC(taticvarcompensation)多机电力系统等值为两机系统,考虑等值两机系统在输出约束的条件下,应用backstepping方法设计了一种非线性SVC控制器。该SVC控制器不仅能够保留原系统的非线性特性,而且利用约束Lyapunov函数能够有效地控制等值两机系统的输出量在限制之内。仿真结果体现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2019年01期 v.39;No.185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志辉;王铁超;
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简单互联电力系统,采用T-S模糊模型对该系统进行模糊建模,利用并行分布补偿原则和事件触发机制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并给出了保证不确定非线性简单互联电力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MATLAB仿真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2019年01期 v.39;No.185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庄咸乐;王春霞;邹正杰;韩放;赵越岭;
针对某些恶劣、危险环境下的探测工作,设计了智能无线探测小车控制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通过遥控器控制小车的运动和车载摄像头旋转,同时小车采集恶劣环境中温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实时传送至用户监控终端。二轴云台上的摄像头拍摄周围环境并在用户监控终端的彩色屏幕上显示,实现了无人侦察危险环境的功能。最后,制作了样机且通过测试验证了包括小车的遥控运行、云台控制、图像传输显示、环境数据采集传输等功能,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9年01期 v.39;No.185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洋洋;
针对传统超声波电源动态响应慢和参数不易调节等问题,研究了一款以ATMEGA328单片机为核心,结合模拟电路的数字控制超声波电源,包括控制电路和主电路。控制电路的作用是输出超声频信号和移相调压信号;主电路的作用是为换能器提供超声频电能。仿真结果表明,该超声波电源具有动态响应快、输出精准等优点。
2019年01期 v.39;No.185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邹颖;关维国;张震;
针对无桥PFC无"整流桥"存在,导致PFC控制电路所需的全波整流电压检测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频整流桥加电压隔离放大器方式的适用于图腾柱无桥PFC的解决方案。电压隔离放大器将整流分压后得到的全波整流电压隔离传输至PFC控制输入端,有效阻断了输入电压检测电路与主电路之间相互干扰,解决了无"整流桥"输入电压检测问题。最后,通过PSIM仿真软件对所提方案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较好地实现图腾柱无桥PFC输入电压检测作用,仿真得到的谐波含量较低,功率因数较高。
2019年01期 v.39;No.185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恩侃;曹玉东;汪金涛;
概述了深度神经网络的最新进展情况,着重深入分析了VGG-Net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相比于传统学习方法,深度学习能达到更高的识别准确率,但是存在训练和测试时间较长、字典存储量偏大等问题。在不降低识别率的前提下,通过改进模型结构和优化参数,减少训练时间,实现了轻量化计算。在FaceScrub人脸图像数据集上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2019年01期 v.39;No.185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曾红;崔学淼;
以往机械产品的数据表达方式一般采用"三维模型+二维图纸"的形式,工艺信息表达不直观,工艺更改过程十分困难,难以实现协同设计,已经成为制约产品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这一难题,首先分析了MBD数据集的内涵及组成;其次建立了MBD设计模型;然后通过UG10.0及VisualStudio2012软件,采用UG/Open API及NX Open相结合的UG二次开发方式,开发了MBD工艺辅助设计系统,建立了MBD工艺模型;最后实现了零件工艺数据的三维表达,形成了单一数据源的零件工艺信息传递模式,对产品三维工艺的生成进行了有益探索。
2019年01期 v.39;No.185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志强;李卫民;
论述了国内矿井提升机现有的问题及与国外产品的差距,比较了国内应用较多的内支环结构摩擦轮与锦州矿山机器公司生产的外支环结构摩擦轮结构上的不同,应用ANSYSWorkbench软件对两种结构进行了线性屈曲分析,获得了一阶屈曲模态并计算了临界载荷的大小。结果显示与内支环结构相比,外支环结构可承受更高的冲击载荷,在抗冲击性能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2019年01期 v.39;No.185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勇鑫;王衍;林奕含;杨宏泽;于喜年;
加强车窗粘接牢固度、消除车窗脱落对旅客及行车安全隐患,已成为中车集团设备研发的重要课题之一。以CRH3动车组车窗与车体粘接强度为研究对象,设计车窗粘接强度试验台以检测车窗粘接强度,应用有限元法对试验台升降系统传动部件进行接触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台传动部件所受最大等效应力170.05MPa、剪切应力105.058MPa、接触应力49.79MPa,各应力均小于材料许用应力,车窗粘接强度试验台升降方案设计可行。
2019年01期 v.39;No.185 41-4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牛成勇;游国平;徐建勋;张仪栋;吴昆伦;
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是一种用于改善车辆行驶行为的闭环控制系统。从汽车动力学角度分析了ESC系统工作原理,以重庆机动车强检试验场为依托,借助先进ESC测试设备,依据JT/T1094-2016和FMVSS136标准对牵引车匹配的ESC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评价。测试结果表明,ESC系统对牵引车(带挂)的侧倾稳定性与横摆稳定性起到修正作用,利用J-转向可有效评价牵引车(带挂)的动态稳定性,同时指出了目前在重型商用车辆ESC测试与评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2019年01期 v.39;No.185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郝亮;刘昱麟;吴桐;佟佳丽;张博涵;张泽东;
为了有效消除车外后视镜的视野盲区,通过汽车车外后视镜的实车实验确定其偏转的范围及速度等相关参数,应用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搭建了系统的硬件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对在不同行驶条件下的车外后视镜进行精确控制,从而有效消除驾驶员的视野盲区,对减少车辆转向引发的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01期 v.39;No.185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昕;王媛青;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北京路与士英街交叉口先前由环岛改为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拥堵依然存在,急需从渠化和信号配时入手,对该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交叉口现状分析,找出交叉口的交通特性,进行交叉口渠化配时设计。采用F-B法对交叉口配时从而调控交叉口交通流顺利通行,最后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比分析交叉口渠化配时有效性。
2019年01期 v.39;No.185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甲儒;潘双;李宏云;黄伟;王冰;刘亮;
利用脉冲电磁场辅助氧化还原法,以KMn O4和Mn SO4为原料,FeCl3为铁源,制备Fe掺杂二氧化锰粉体。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FeCl3的存在使二氧化锰晶型由γ型转变为α型以及形成二氧化锰纳米短棒。当FeCl3掺杂量为0.03 mol时,在1 A/g电流密度下电极材料的比电容为758.6 F/g,与纯二氧化锰相比,比电容提高了60.7%,说明铁离子的加入可以优化二氧化锰的电化学性能。
2019年01期 v.39;No.185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伟涛;卿海;
随着微结构的特征尺寸减小力学性能将会随着尺寸的改变而改变。使用修正后的偶应力理论以及表面弹性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正弦剪切变形梁模型。控制方程、初始条件以及边界条件可以通过汉密尔顿准则推导得到。首先用Navier方法求出两端简支微梁在静力弯曲下的解析解。然后用微分求积法求出两端简支微梁在静力弯曲下的数值解。将两者相比较以验证微分求积法的准确性。再用微分求积法来研究不同边界条件对尺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尺度梁表现出与宏观梁完全相反的材料特性,具有尺度效应。梁的尺寸大小以及表面层的厚度决定了尺度效应的程度。
2019年01期 v.39;No.185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初铭畅;熊晓路;冯静;
以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在读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满意度调查,采用SPSS和Amos软件处理和分析了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指出影响课程满意度的因素。结果表明: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师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教师教学态度对课程满意度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2019年01期 v.39;No.185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